从“肩挑背磨”到“活水自来” 朝天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
编辑:admin 日期:2019-10-09 10:12:39 / 人气:
老张叫张位勋,今年63岁,是朝天区柏杨乡麻柳村三组村民。该村属喀斯特地貌,山高坡陡,难以涵养水分,是有名的旱山村。生于此,长于此,老张和“吃水难”斗了大半辈子——11岁开始背水,迄今已背坏了30多个背水桶,后背磨出一层老茧;44岁得到政策扶持,打了水窖,吃上了窖水,但逢枯水期,还得挑水;老张59岁时,全国上下脱贫攻坚如火如荼,老张乘此东风,积极参与村里安全人饮工程建设,水管通到厨房,终于喝上了自来水。
活水自来。
拧开水龙头,白花花的水倾泻而下,欢快地落进桶里。“这桶稳当,不担心水洒。”老张的回忆里,在那个肩挑背磨取水的年代,村里很多人和老张一样,10岁出头就开始背水,但不论是背水桶还是挑水桶,上坡下坎,一趟水来回2小时,总会泼湿衣服,若是没掌握技巧,会洒出一大半;遇上雨雪天,路滑难行,一不小心就连人带桶滚下山。
“40年前,十来户人家就守着沟里的一眼山泉,小指粗的水,很快舀干了,如果晚了别人一步,那要排很久的队等。”老张捧着一杯热茶,坐在敞亮的院坝上追忆,目光坚毅沧桑。水对生命的滋养,没有人比乡亲更理解。吃水难,取水累,背水路途艰险,1978年冬天的一天,寒风呼啸,同组村民张国勋背水回家途中脚扭到了,山路上雪和着泥水厚厚的覆盖,徒然变得湿滑,沉重的水桶扯着他往山下滑,张国勋没站稳、也来不及“脱”背上的桶,连人带桶一连滚了几道山坎,最后摔进了农田的渠沟,他被早已空了的背水桶砸晕了过去。
张国勋的遭遇,并不是孤例——在那个年代,背水人因脚底打滑、水兜头盖脸泼了一身,有人因天黑看不见摔倒、坐在地上哭,有人因抢水心生龃龉、不再往来……缺水的年月里,乡亲们总是异常难捱。
农村“背水桶”。
“有年初春,背水桶干裂炸开了几道小缝,我当时没看到,走几步才发现水淅淅的漏,又不舍得倒掉,一路上抓泥巴敷抹水桶外围,都没有用,回到家水只剩小半桶,我身上棉衣浸湿、被冻感冒了。”老张回忆道。
谈话间,老张的妻子张松秀为我们泡茶,端上了鲜核桃,热情地招呼我们品尝。“现在有了供水池,自来水也通了,吃水省力省事,两位老人家不必像以前那么辛苦了。”同行的柏杨乡水务站站长张建远熟稔地接过话。
九月,稻浪滚滚,瓜果飘香。正是秋收农忙时节,过去每户吃水都要牵制一个劳壮力三分之二的时间,一只空背水桶重20斤,容量却有限,一家6口人,每天需要背三趟水,“哪里分得出精力搞产业嘛!”老张叹。1980年后,背水桶换成较为轻便的挑水桶,一担水足足100斤,崎岖的小道上,老张稳稳握住扁担两端,轻快地奔走。
1998年,在政策支持下,麻柳村全村118户人家都建了水窖。老张的水窖,深5米,储水30立方米,政府补贴了1600元,自己没投多少钱。水窖建在老屋后,水泥盖时刻扫得干净,下雨时,雨水顺势汇集流进水窖。做饭、洗衣、喂牲畜等,全靠这口水窖。
有了水窖,就有了相对丰盈的水。2004年到2009年,五年间,老张断断续续盖起了两层楼房。但每逢枯水季,水窖的水干了,他又要扛起扁担、提起水桶,进山挑水。
老张讲解挑水“小窍门”。
进入21世纪,朝天区先后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、农村饮水安全和巩固提升工程,按照“集中为主、联户为辅、分散补充”的建设思路,实施一村一规划、一户一方案,进一步完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建设,群众饮水逐步从“看天吃水”向“喝上自来水”转变。到了2015年,老张家通上自来水,从2.5公里外引来的山泉水格外清甜,庄稼汉老张也爱上了喝茶。
截至2018年,朝天区保有人口饮水供水工程7958处,其中集中供水工程3631处,总供水能力日达到14353立方米/天,受益人口17.89万人,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%、贫困人口饮水安全达标率100%,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。
水便利了,生活也就“活”了。自来水通了后,老张立即申请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项目,聪明能干的他,比照着要求,买来相应的建筑材料,勾檐座脊、外墙粉刷、改厨改厕……没出一个月,就将房屋翻新了一遍。
撂下了背水桶,老张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劲儿,他拒绝儿子儿媳让他和老伴进城养老的邀请,把撂荒7亩山地全种上核桃树,直说自己有时间搞发展了,农产品收成、加上到园区打零工的薪酬,年收入能到3余万元。
聊着聊着,老张有些动情,回顾辛酸的往昔,反复说:“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,全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呢!”